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元人戏婴图》名物的年代特征

人民书画网  2021-03-10 18:27:51 阅读:
核心提示:

 

  在《台北故宫藏〈元人戏婴图〉即相关体裁绘画断代研讨》一文中,描绘了《元人戏婴图》名物的年代特征,得出此作当出自明代的结论。尤其是其间关于“粉底乌靴”和多束缨子装修的马具与《明宣宗行乐图》的比照,颇有说服力。但文中在论及骑羊童子来历时,将其归为《酌中志》中呈现的“绵羊太子”,则稍显牵强。刘若愚谓,明代宫中每届冬至“于室中多挂《绵羊太子》”,当即此类。“明代《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一出教坊编演杂剧《庆熟年五鬼闹钟馗》,其间呈现了‘绵羊太子’这一人物,依据后附的穿关,可知其所配服饰及道具为:狐帽、膝斓曳撒、比甲、闹妆茄带、梅枝鹊笼,这些赫然都与图中童子的形象相符,唯有膝斓曳撒和闹妆茄袋二物需进一步考证。”首要,“绵羊太子”若在画上,何以骑乘山羊为坐骑;其次,《酌中志》赫然提出的“绵羊太子”之画,当于冬至时节张挂于宫中,那么三羊童子之画所代表的“三阳开泰”属立春节气,其间矛盾之处清楚明了,古代非常重视时节节气,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称谓,这八个节气标示出时节的转化,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在后来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了和现代彻底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称谓。节气历经千年前史,作为我国古代历法中的重要内容,莫非到了明清年代会将立春和冬至相稠浊?再者,《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收录的明代杂剧《庆熟年五鬼闹钟馗》中的主角是钟馗,“绵羊太子”在其间仅有一句台词“吾神献松竹梅三株,以为贡奉”,显着是一个打酱油的人物,明清宫殿中将这样一个人物大张旗鼓多番制作,也真实奇怪。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