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古径悠悠诗圣行

人民书画网  2021-05-06 14:16:04 阅读:
核心提示:

  近些年来,盘绕杜甫在陇右行纪诗中的具体旅程和场景地,已故今世杜甫研讨专家萧涤非教授带领的山东大学《杜甫全集》课题组,兰州大学教授林家英带领的兰大查询团和天水师范学院教授聂大受带领的“天水杜甫研讨会”等先后对杜甫陇右行迹特别是西和成县接壤地带进行了全方位查询。兰州市委党校张希仁先生从2008年至2013年,多次对西和六巷和成县二郎乡之间的相关地段进行了实地查询,并撰有《杜甫陇右诗<积草岭>今地考》一文,张先生认为,当年归于同谷郡,现属西和下六巷的焦山梁为杜甫诗中的“积草岭”,杜甫从“石峡,经焦山梁、下巷、二垭子、曹阴、谭河、张家场、泥功山垭豁、荒草沟、店子村、陈院、到同谷,是最合理的线路,杜甫走此路的或许性很大” 关于张希仁先生供认的这段旅程中的下巷、二垭子、曹阴、谭河、张家场、泥功山途径,笔者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先后十余次实地踏勘和访问,并将规模拓宽至成县抛沙、沙坝、陈院、王磨、二郎、西和六巷、卢河歇台、草关等地访问后发现,从西和六巷至二郎安子、严河、泥功山(或经大烂泥沟)、武坝、店子村的旅程是条古径,路段处于浅山缓坡地带,无高山峡谷、悬崖峭壁、路基广阔,径自便利,牛车马匹通行无碍,途中多村落借给便当,旅程约15千米,轻装用时约五小时。(见图12)这条途径既是联接六巷戍、威武径、黑谷径和黄渚关的军事传刍之道,又是自古以来的商旅通道。杜甫当年拖家带口必定搭车骑马,沿古道捷径而行符合惯例。另据《方舆胜览·卷七十·同庆府》:“飞龙峡,在仇池山下。氐杨者飞龙据仇池,因得名。其东乃杜甫天宝流亡居此。有龙湾、虎穴。”这儿的“仇池”依然是泛化之名,实为泥功山下的安子(杨家崖),飞龙寺、飞龙峡,龙床沟、虎头堡等地名与上述记载完全相符。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