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无古今”仍是“翰墨当随时代”
人民书画网
2021-05-20 08:01:22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但是另一方面,短板也在于此。我国的艺术史写作作为一个研讨范畴,假定从南齐谢赫的《画品录》算起的话,现已走过了大约一千五百年的前史。前期的艺术史好像各个时期都有一个主旋律:魏晋之气韵、唐人之神采、宋人之兴味、明清之翰墨。最近的一百年跟着西方文明的许多传入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时期。西方的艺术品和艺术史论作为一个新的对照系和新的规范呈现,改动了我国美术史论的自主局势。20世纪的主旋律是“改造”,破与立,敌视的二分法好像一向是百余年来我国文明改造的主线,艺术史的翻开被描绘成一种线性的跋涉,一种时髦的替代运动。是垂青今世社会生活的特别性,仍是垂青我国文明的连贯性?是“艺无古今”,仍是“翰墨当随时代”?是与国际接轨仍是侧重民族性?或黑或白,敌视的两分法迫使咱们选边站队,现已困扰了国人一百年。
明眼人都能看出,在“全球视界”下,当下我国的艺术史论缺少一起的查询角度和理论体系,照搬西方艺术史写作(直接照搬西方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的时髦理论、概念和方法)。明显,这意味着两个重要的缺位:我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