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人民艺术 正文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书画家董希源作品精选

人民书画网  2021-06-04 10:27:58 阅读:
核心提示:
1.jpg
 
2.jpg

  董希源

  1964年生于福建诏安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

  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

  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

  1986年起应邀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山东、江苏、台湾、香港、澳门、以及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个人画展近五十次。1991年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评为 “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的先进个人”。2007年,为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创作国画《锦绣河山美如画》,2013年,瓷画作品“荷瓶(和平)”被选作“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奖杯,2017年,瓷画作品“富贵五福”被选作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专用国礼。2015年开始,开展历时三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红色写生之旅”,完成了60多件红色主题的国画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32米长卷《万里海疆图》。2018年,为上海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创作国画《玉兰飘香》。多幅代表作品分别由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全国人大机关、中国驻外使馆,国际奥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并陈列,25幅作品被选为制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年贺卡。

力绘时代新华彩

——董希源新时代主题创作小计

文/魏子萍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温润心灵,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董希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不断地用充满时代色彩的作品,给人以温暖、力量与鼓舞。他深知,新时代呼唤着美术工作者要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因此,他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的创作原则,潜心耕耘,精心构思,近几年来陆续创作了《春风情满梁家河》《锦绣河山美如画》《彩虹天空任翱翔》《澳门盛世更和谐》《华夏新貌耀寰宇》《不忘初心》《古帆扬丝梦金桥连万邦》《中华巨龙》《古田会议放光芒》等一大批不辜负人民期望的优秀国画作品,这也是他长期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美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站位高,视野广,长期的书画创作经验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告诉他,只有将传统的书画创作置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加以审视,将个人的书画创作摆在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去谋划,才能深刻理解其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传统书画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做出重大政策宣示。这是新时代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盛事与壮举。董希源有幸受邀与苏绣皇后姚建萍合作,为主会场迎宾大厅创作巨幅作品《玉兰飘香》画稿。领受这一国家级创作任务,是国家对他多年来国画创作水平的高度肯定与政治上的信任,但对他而言,这也是一次压力巨大的挑战。巨幅画作交稿时间只有三个月,没有基础材料,还要一边画底稿,一边与姚建萍刺绣团队磨合,摆在面前的是困难重重。敢于硬碰硬,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是董希源一贯的性格,而大构图、大制作又是他历来所擅长的看家本领,在短短几天闭门苦思后,样稿草图就在他手上魔术般地变了出来。为了突出时代主题与民族特色,他以白玉兰、白鸽为主要元素,并辅之牡丹花、太湖石以丰富画面内涵与意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日夜奋战、几易其稿、反复修改补充,终于完成了这件长6.2米,高1.2米的巨幅画稿。该作品以新时代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世界美好未来为主题,表现在同一个蓝天下,晶莹皎洁的白玉兰,可爱精灵的白鸽,鲜艳绚丽的牡丹花,浑厚古朴的太湖石,和合共生,五彩光华,营造出吉祥和平,热情迎客,共享繁荣的意境与氛围。这也是他继为“201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创作中国瓷器画《荷瓶(和平)》,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礼创作瓷画《富贵五福》作品后的又一重要作品。“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创作经验的职业画家,他近几年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件事情,那就是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国山水画精神的当代表达,并潜心创作了一批这方面题材的作品。笔墨当随时代,山水画发展到近现代,在“中西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山水画的形式表达也日趋丰富,中国人的“山水”不再局限于可见之山水,“山水”彻底成了中国传统文脉观照下的一种精神象征。艺术作品是时代语境的前沿精神表达,艺术的当代性也可谓之为时代精神,它也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原生力量。正是基于这个思考,他在坚持多年户外写生的基础上,积极响应中国文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倡导,从2015年开始先后三次进行红色写生之旅,重走长征路,创作完成了《万里海疆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等一系列红色题材的大型巨幅作品,并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进行巡回展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在这过程中,他一路采风写生,一路创作展览,也一路观察思考,亲眼目睹了纵横五千年的华夏大地,在历史的伟大瞬间,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惊人的建设壮举。有感于祖国的今夕变化,他认真整理了这几年来采风写生的大量画稿,经过梳理与归类,集中精力创作出了一批体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题材的作品,用他的画笔记录下这盛世的美卷。为了创作巨幅作品《华夏新貌耀寰宇》,他七下深圳广州,九上北京上海,深入到城市建设一线采风写生,重点关注城市变化的突出亮点,胸有成竹之后才开始动笔。在此件作品中,他聚焦于最能体现改革开放成果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国际大都市,撷取北京中国尊,上海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地标建筑,并辅以古老的赵州桥、中华华表作为对比映衬,以城市山水画的表现形式,集中展示翻天覆地今胜昔、勇立潮头慨而慷这一巨大变化的历史场景,尽情讴歌我们祖国7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心系祖国,是董希源近几年来不断丰富起来的人文情怀中最鲜明的特色。他这份令人敬佩的人文情怀,一览无遗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2019年国庆前夕,他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并十分荣幸地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这让他倍感骄傲与自豪,满怀观礼的激动与喜悦,带着对祖国的这份爱与歌颂,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主题性作品《不忘初心》的创作之中,将他此次赴京的所思所想与满腔的感恩和热情化入笔墨。整个画面上,火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花团锦簇,背景中的“70”字样体现共和国的光辉历程,这也是他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真诚而深情的“生日贺礼”。特别是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中国人民,也无时无刻牵动着董希源的心。目睹着举国上下一条心抗疫的伟大壮举,董希源拿起如椽大笔,连续创作出《苍翠青松迎日出》《寒松挺立,武汉加油》《任尔东西南北风》《铁骨冰心迎春来》等力作,以普通老百姓最熟悉的青松红日、磐石翠竹等传统题材和国画小写意的表现形式,尽情讴歌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和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英勇行为。正如他在《铁骨冰心迎春来》题款中所言 : “红梅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象征。斗雪吐艳,凌寒飘香,战疫必胜!”这就是“歌诗合为事而作”那一份家国情怀在董希源身上的最佳诠释。

3.jpg

  不忘初心138cm×68cm 2019

 

4.jpg

  彩虹天空任翱翔215cm×570cm 2010

5.jpg

  中华巨龙190cm×160cm

6.jpg

  古帆扬丝梦 金桥连万邦

  178cm×98cm 2018

7.jpg

  锦绣河山美如画 225cm×620cm 2007 (2007年国庆前夕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

8.jpg

  喜鹤三友共千秋 194cm×170cm 2011(应邀为全国人大机关创作)

9.jpg

  新簧映锦绣 280cm×190cm 2011(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

10.jpg

  古田会议放光芒 170cm×365cm 2016

11.jpg

  鹤鸣天地宽 510cm×198cm 2003(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

12.jpg

  朝霞沐醉千峰秀 375cm×145cm 2012(应邀为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创作)

13.jpg

  澳门盛世更和谐 660cm×215cm 2014

14.jpg

  金彩澳门荷谐归之辛巳104cm×140cm 2014

15.jpg

  金彩澳门荷谐归之庚寅 104cm×140cm 2014

16.jpg

  消瘦荷花自在香200cm×200cm 2006

17.jpg

  春风情满梁家河250cm×350cm 2016

  

18.jpg
玉兰飘香 620cm×120cm 2018(应邀为上海中国进口博览会主会场设计创作)

19.jpg
  万里海疆图(局部) 全长3200cm×200cm 2018
20.jpg

  一览云天探北辰 161cm×201cm 2015

21.jpg

  丰收年 97cm×182cm 2015

22.jpg

  遵义会议旧址 150cm×365cm 2016

23.jpg

  鸥鹭声传两岸情 170cm×365cm 2016

24.jpg

  黄山瑞雪200cm×200cm 2004

25.jpg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