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另一个视角看书画家

人民书画网  2021-07-07 10:42:38 阅读:
核心提示:

  在我国今世艺术史上,袁运生一向是个“异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两件著作——结业创造《水乡的回想》(1962)和首都机场 岩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79)——先后引发的两次作业和风云,不只改变了他的命运,也为他蒙上了一层“传奇”颜色。
  1962年,袁运生完毕了在双桥农场的两年劳动改造,从头回到了中心美术学院油画系的讲堂。这一年,他完毕了结业创造《水乡的回想 》。著作甫一面世,便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由于他并未运用其时主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义言语,而是用我国传统的白描办法制作了一副 江南故乡的集市街景。据他回想,一边是董希文,予以这张画充分的必定,以为应给最高分5分,但另一派(即“苏派”)则以为不契合社会 主义实践主义的规范,最高只给2分。毕竟在董的坚持之下给了4分,方使他得以顺利结业。次年,这张画在“春芽”画展上展出后,再度激 起社会舆论的注重和批判。[1]受此作业的冲击,结业后袁运生被分配(或“下放”)至长春市工人文明宫从事宣传作业。这张画也随之“神 秘地消失”在大众的视界之中,直到多年往后才浮出水面。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