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笼统体现主义画家的影子
人民书画网
2021-07-08 09:39:14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在袁运生的画面中,不难看到波洛克、德·库宁等美国笼统体现主义画家的影子。最典型的是在美国期间结束的“变相图”系列(1985-1991)、《奋斗与嬉戏》(1991)、《狂想曲》(1991)等水墨著作,明显带有波洛克的笼统体现主义风格,其笼统的表面相同透着许多变异扭动的身体和狰狞惊骇的面孔。艺术史家迈克尔·莱杰(Michael Leja)曾极富洞见地指出,波洛克前期的著作不只学习、援引了许多的原住民艺术,其巨幅形制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受墨西哥岩画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受墨西哥岩画运动的影响,美国也曾一度掀起岩画运动的浪潮,最典型的是罗斯福总统推出的“公共工程艺术计划”,曾支持3700余名艺术家在公共建筑物上发明岩画或雕塑著作。[37]也是在这期间,墨西哥岩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进入了我国人的视界。偶然的是,袁运生关于岩画的热情也曾受里维拉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