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艺复兴前期的岩画家的影响
人民书画网
2021-07-08 09:40:48
阅读:次
核心提示:
1931年10月20日,鲁迅在《斗极》月刊第1卷第2期刊登了里维拉的岩画《贫人之夜》。画面的远景是疲倦的妇女和孩子蜷缩在一起露宿街头,中景是一位女教师在火油灯下给兵士和工人补课,布景中有三个阴沉丑恶的剥削者的形象。[38]鲁迅写道:“他(理惠拉,即里维拉)二十岁后,即往来于法兰西,西班牙和意大利,很受了形象派,立体派,以及文艺复兴前期的岩画家的影响。尔后回国,感于农工的运动,遂宣言‘与民众同在’,成了有名的生地岩画家。……理惠拉以为岩画最尽社会的职责。由于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归于大众的。因而也可知倘还在倾向沙龙绘画,正是现代艺术中的最坏的倾向。”[39]1956年,墨西哥岩画家西盖罗斯(David A。 Siqueiros)访问我国,在与中心美术学院的沟通中,他以幻灯的方法播放了奥罗斯科(Jose Clemente Orozco)、里维拉等墨西哥岩画家的著作。[40]西盖罗斯在沟通中指出:“咱们主张的新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不只需求新的内容,并且需求新的方法,需求不同以往任何年代艺术的新的方法。……需求选用一种包容量很大的、一种概括的、无缺的,包含全部造型艺术特色的艺术方法。”[41]墨西哥岩画并非来自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是受欧洲立体派和现代主义的影响。所以,不难了解在看到其时我国遍及推崇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何以会提出不同定见。同年,在北京、上海先后举行了墨西哥绘画展。这些足以标明,奥罗斯科、里维拉这些墨西哥岩画家,关于其时包含袁运生在内的中心美术学院师生而言其实并不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