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民间性与个人英雄主义
人民书画网
2021-07-08 09:41:28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袁运生寻求特性,但他并没有完全转向个人主义,他担负的“民族性”及其使命感赋予了他的特性一重集体的底色和意涵。民间性和大众性构成了其民族性和个人道的基础。里维拉描绘的多是一般民众,且一向将自己的绘画(尤其是岩画)界说为“归于公民、献给公民的东西”。[46]何况,岩画自身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相同,袁运生目光所及的也大多是一般民众,从结业发明《水乡的回想》到《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他所体现和赞誉的都是一般的民众或无名者——这一点也是受董希文先生的影响。即就是关于汉唐时期古代雕像和岩画的写生,他所意临和传递的也不是雕像,而是那些无名的刻工或画工附着在著作方法之上的情感与意志。就像他笔下的那些再度被“神化”或“偶像化”的雕像相同,此刻咱们很难清楚界定它到底是民族性的体现仍是艺术家个人英雄主义的投射。亦如他自1996年回国以来,一向想以一己之力改动我国美术教育相同,这种志向和高调的使命感自身就带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