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点睛之笔”
人民书画网
2021-08-24 09:33:17
阅读:次
核心提示:
知名京剧扮演艺术家周信芳曾与关良谈戏,那时他提到自己在扮演京剧的过程中,经常觉得戏里有画,而他以为关良的戏剧人物“画里有戏,画外有意”,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掌握生动而精准。“京戏里看、瞟、盯、瞧、观、见、捎、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场合,看人看物,都有不同的尺度、不同的意思。”这对关良画戏剧人物时怎样“点睛”逼真帮助颇大。传闻,关良每次画画,都是等悉数画完后才画人物眼睛的,是名副其实的“点睛之笔”。
画作《红灯记》中,李奶奶和铁梅两人的穿着打扮和人物神态全然不同,这些不同都准确表现出了祖孙两人天壤之别的年龄特征和所思所想。画家关于二人的动作、神态描绘,有着明显的寓意:在危急关头,李奶奶把“改造的火种”和生的希望传递给孙女铁梅,为了顾全大局,在那暗无天日的年月中为改造而勇敢赴死,呈现出女人在改造斗争中坚毅而一同的精力容颜。年仅十七岁的铁梅生长在改造家庭中,深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如此年青便勇于接过重担,亲自参与到为树立新我国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去。
关良在看戏时画速写,左手边为其子关汉兴关良在看戏时画速写,左手边为其子关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