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胸背”
人民书画网
2021-09-13 09:05:11
阅读:次
核心提示:
绿色花卉纹绫印金方搭子半臂的衣身部分采用整幅花卉纹暗花绫面料,仅袖口部分有拼接。由于套穿在外面,所以半臂的图案印满全部。其主体图案是小方搭子纹,两肩各有一个三角形的装饰区,下方是较为扁平的云纹和花卉图案,上方是一团窠,内为牡丹图案。背后有一方形装饰区,高31cm,宽26.5cm,印有凤穿牡丹图案,共两则。这种方形图案当时称为“胸背”,源自金代,流行于蒙元时期。
“胸背”一词最早见于在蒙元文献,《通制条格·服色》中载:大德元年(1297)三月十一日不花帖木儿奏:“街市卖的段子,似上位穿的御用大龙,则少一个爪儿,四个爪儿的织着卖有。奏呵。暗都剌右丞相、道兴尚书两个钦奉圣旨:胸背龙儿的段子织呵,不碍事,教织着。似咱每穿的段子织缠身大龙的,完泽根底说了,随处遍行文书禁约,休教织者。钦此!”元代的地方志中提及当地官营织染局所生产的织物,亦曾提及胸背。而关于胸背的更多描述,则出自高丽文献,《朴通事》上讲到两个舍人操马,其中一个的穿着即有“明绿抹绒胸背的比甲”,崔世珍在《朴通事谚解》中于此条“胸背”注曰:“胸背,凡于纱罗段锦之上,以彩绒织成胸背之纹,裁成衣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