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法何故自成规则
人民书画网
2022-02-07 09:56:21
阅读:次
核心提示:
我国文字乃上古前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法效天然的产品,因此它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然此抽象中又有所指物的具象成分,当这些文字聚集在逐个同,两种意义便出现,一是陈述性,二是抒情性,书法的概念即指后者。
就书法规则而言,我们可以了解为,天然万物抽象后的指代者——文字,被搬到了纸面上,纸成了国际、成了国土,文字成了山川河流、芸芸众生、花草鱼虫,而书写者就是纸上江山的君王。君王需求无缺地安排好诸物然后统领一纸河山,怎样做到?这就是古往今来圣贤们倾终身之力孜孜以求的六合次第。“次第”是我国文明的中心价值地址,前贤所谓“道”的概念正是这种“次第”怎样抵达规整状况的高度归纳,即遵从“次第”的规则,让万事万物互为依存,安靖同处,抵达相对安稳的状况——均衡。因此,书法规则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谈论“次第”的生成原理,就是对错阴阳的均衡,虽然不同书体、相貌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态、轻重、对错、大小、长短、奇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书法艺术作为视觉感知上的履历判别,它的“均衡”规则与标准是模糊的,更多是的来自心思的暗示,而不是对错的平等,有期望的成分和弦外之音充溢其间,对前人履历学习与文明精力领会得多与深,选择各自的标准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