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书法“形”“势”之间是否谐和一同

人民书画网  2022-02-07 09:56:55 阅读:
核心提示:

  “形”“势”之间是否谐和一同,是判别一幅作品包括规则在内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形”虽为静态,然它“象”的特色,却蕴含了“势”的初始,一旦这些“形”与“形”在“势”的统帅之下产生联络,个别生命得以生机勃发,此为“取得权势”,“取得权势”之时,势不可当,悉数瓜熟蒂落;反之,情怠手阑,则势脉中落,便为“失势”,怎样防备这种形势出现,欧阳询在《教授诀》中云:“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斯为良言,实不可避时,怎样调整思绪和笔势,进入良性循环,然后解救败局,扭转乾坤,则是要害。由此看来,古人成功的作品规则皆与“取得权势”相关,即做到了有利于“势”的环环相生,那么怎样才华做到呢?孙过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王世贞在《法书苑》中说:“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二字,二字管在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二行,二行管三地,如此管一纸。”而董其昌在《画禅室漫笔·评书法》中说:“右军《兰亭序》,规则为古今榜首,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顺手所如,皆入规则,所以为神品也。”由此,我们判别古人对规则生成的了解是具体的点画、结字道理的延伸与扩展,处理好这些问题,规则的悉数便可随之应运而生。因此,古人重视从“形”的角度启航,从点画的初步做起,重视笔法、字法环节,掌握“势”的萌生与源头,超卓的初步就是成功的一半,做好点画的形,产生超卓的笔势,构筑完美的字势,构成流转的体势,如此笔笔映带,字字相生,势来不可遏,势去不可止,如庖丁解牛,神遇迹化,合于桑林之舞,往往邂逅于不期然,通篇规则天然势态均衡,贯穿无碍。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