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李大钊为刘仁静的担保信

人民书画网  2022-02-09 09:11:03 阅读:
核心提示:

  “哲学系学生刘仁静君学宿等费由不才暂为担保,一俟家款寄到,即行交纳不误。此上管帐课。李大钊。”李大钊纪念馆里的这张担保信,是李大钊资助许多改造青年学生的缩影。这幅信札,文字质朴强健,沉稳正派,正如李大钊的为人风仪。李大钊不只为北京大学贫困学生刘仁静写拖欠膏火的保函,还屡次垫付膏火,并引导他走上改造之路。当然,受李大钊资助的也并非只需刘仁静,还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工人。
  若不是将大笔收入用于帮忙别人,李大钊完全可以过上优渥清闲的日子。1916年,李大钊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月工资120块银元,后来行进到140块银元,加上稿酬和其他兼职费用,每月收入共约300块银元。其时小学教师月收入不到20块银元。据有关研讨,北京其时物价水平并不高,“四口之家,每月十二元伙食费,足可坚持小康水平”。李大钊当属高收入者,可虽经夫人赵纫兰竭力照顾,一家日子仍十分贫穷,家庭开支捉襟见肘。钱去哪了?在预备建党之初,经费窘迫,李大钊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改造作业,以及用来帮忙同志,接济社会大众。他参与建议“北京学界赎路集金会”“北京大学赈灾会”“北京大学妇孺救助会”等活动。贫穷民众遇到困难,他主动大方出手倾囊相助。正由于如此,北京大学不得不在发薪水时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给赵纫兰,防止家庭堕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