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人民书画网  2022-04-12 16:45:04 阅读:
核心提示:

  当两千四五百年前,郑国三月三郊游,男女手拉着手唱着“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诗经·溱洧》),我们这国家正比如少年,初心萌生,十八、十九岁。等到了高祖大唱《大风歌》、羲之洒脱《兰亭序》的时分,国家已是青年,二十六七。待到李白写出“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而杜甫对着泰山大喊“齐鲁青未了”的时分,国家正值壮年,如日中天,精力鼎盛。而到了苏轼寒食节“破灶烧湿苇”却又煮出美味猪肉的时分,“国家犹如五十知了天命的人,不失一份通透洒脱、闲适洒脱。再往后,就逐渐不胜了,逐渐老迈了。”
  画中的士大夫,跨着瘦马,已是须发皓白,他偏头回望,大约也在眷恋着早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芳华与不羁吧。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