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之构:游目骋怀
人民书画网
2022-04-13 09:03:53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中国文化以“象”为中介来认识事物,这个“象”既非纯然的对象,亦非纯然的认识。“象”是中国人展开思索的整体,是我们目视万物、心蕴生意的解释性与想象性的总括。由于“象”的作用,我们得以游目骋怀,综观万水千山。
传统诗词,很多与山水有关。比如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无不充溢“象”的意味。这种充溢象的意味的境域,是山水的灵魂,是山水文化最深邃的所在。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曾有一道考题叫《江流有声》,标题令人怀想。它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此处的“江流有声”,是钩沉风雨江山外的“万不得已者”。宋代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正是根据苏轼的《赤壁赋》绘制而成的长卷。在这一长卷绘画中,我们不只看到了山水,更听到了苏轼与命运抗争的交响。从中亦可理解,中国绘画为何没有走向工整绮丽之风,而是不断深涵心存天地江山的诗性风范。用如此朴素的绘画方式,表达一种诗境,讲明一些事情,便是中国人的诗性风范。这种诗性风范传播千年,跬积成中国人共同的诗化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