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民间演员唱莲花落的道情

人民书画网  2022-09-05 11:06:47 阅读:
核心提示:

  从道情说唱的队伍来看,首要有道士、文人、民间演员三种。道士所唱道情大概抒发“乐道徜徉之情”,朴素宗教本性,但文学性较冷漠,如前面说到的全真七子;民间演员唱莲花落等道情,曲艺熟练,含思凄婉,但往往文字流于凡俗。相比之下,文人道情注重文字与曲艺扮演的有机结合,艺术上最耐玩味。明清以来,文人道情代表著作有归庄的《万古愁》、王夫之的《愚古词》、郑板桥的《板桥道情》、徐大椿的《洄溪道情》、金农的《冬心道情》等。就中《板桥道情》可谓经典中的经典。阿英《小说闲谈·道情篇》指出:“‘道情’也曾有过一个盛世,这‘盛世’是在乾隆,是在郑板桥年代,那时大概是‘休养生息’吧,雅士高人们在‘多闲之余’,便以‘道情’作为山房清玩,构成习尚,你来一阕,我来一套,你创一个新调,我谱两只新腔,当时‘道情’作者虽多,实在成功的,只需郑板桥一人。”阿英所说洵称知言。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扬州,系两淮盐政地址,商业经济兴隆,官员盐商名士艺伎集结,曲艺旺盛,哀感顽艳,不啻是莺花薮泽。郑板桥《扬州》诗云:“画舫乘春拂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此诗堪为扬州歌吹之描绘。郑板桥长时刻居住扬州读书卖画,沉醉于扬州的民歌小唱。扬州歌女演唱的曲艺中就包含了道情艺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