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和楷书杂糅的一种书法风格
人民书画网
2023-03-08 09:22:19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与东晋并立的北方政权也即北朝,是我国民族史上一个十分特其他年代。北方政权由少数民族构成,替换再三,但并不影响书法的打开。比方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尽管政权短祚,替换再三,但书法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打开,发生了知名的“北凉体”。“北凉体”是由隶书向楷书的改动,每一笔中都有隶书的波碟笔,每一字都杰出编缉,保存较多隶意,且笔势陡峭,风格一起,起笔尖而细,收笔粗而重,笔法齐备,形状美丽,潇洒洒脱。“北凉体”是北凉王国在大兴释教进程中构成的书体,首要出现在与释教有关的写经、石塔、造寺碑上,与北魏“平城体”、洛阳“龙门体”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北魏书法自平城(也便是今日的大同)始。大同的北魏书法碑文颇具特征,它构成了北魏书法史上知名的“平城体”。与洛阳“龙门体”比较,“平城体”书风愈加清闲、艳丽,字形一起,隶楷兼备,还恰当程度保存了隶书结体。“平城体”书风并不仅限于平城,而是包含山西、河北、山东等北魏政权所及之区域,其书风奇肆古拙,是一种由隶书体向楷书体改动的过渡性书体。从地域性来讲,它受“北凉体”影响,所以也是隶书和楷书杂糅的一种书法风格。从政权存在的时刻来看,北魏政权和北凉政权开始时刻根柢接近,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北,按理说互不影响,但实践是北魏政权西进灭了北凉,而北魏是一个在文明上很翻开的政权,所以在征伐北凉时,天然也对北凉书风有所吸收。“平城体”书法归于隶、楷书的结合,字形改动不拘,尽管也以方笔为主,但是许多笔画也具有圆笔特征,乃至还带有篆书笔意。《皇帝东巡之碑》为其典型,此碑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河北易县,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焘巡访泰山,回来平城时路过河北易县骑射的重要记叙,它在书法史尤其在碑文书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代表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