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打破适意画的“程式”

人民书画网  2023-05-15 10:43:31 阅读:
核心提示:

  易之为“办法”,首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西方现代绘画创造中的办法构成原理引进到适意画的创造之中,在打破“程式化”创造办法的一同,也推动了适意画的现代转型,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王彩霞的《小街世相》就是一件“办法感”十足的适意画作品。明显,这件作品的创造思路和理念遭到了出名国画家卢沉的影响,在视觉办法上明显接近于卢沉的《彤云》和《风雨近重阳》。当然,从中也不难看出画家遭到西方超实践主义、立体派绘画的影响。这种创造思路,在推动传统适意画的现代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以写生为重大,面临天然万象进行创造,并借此打破“程式化”。展览中有数量许多的山水画、花鸟画源于写生,造型、构图上一点点没有遭到明清以来趋于定型的“程式”的影响。如翟瑞琦的《燕山脚下新气候》,适度学习焦点透视的办法,近景绘有两株巨大的树木,前景绘有燕山脚下公民的新居,视角新颖,构图一同,绝非一味摹古者所能为之。
  面临当代适意画的“办法化”取向,也有议论者认为,如此一来或有损我国画本身的一同性,并且有重办法、轻内涵的忧虑。实践上,作为视觉艺术,绘画天然地具有“办法化”的倾向。只需创造者做到重“办法”而不唯“办法”,相似的忧虑大可不必。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