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经典的“探源”与“修正”

人民书画网  2023-06-02 09:31:27 阅读:
核心提示:

  前不久,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来京参与文明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异剧目展演”。在中央歌剧院,3天连演上中下三本,8小时、55出,上海昆剧团按照400多年前汤显祖原著的场次和阶段结构进行全本“康复”式改编扮演。
  3天大戏,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享用。据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扮演全本《牡丹亭》是上海昆剧团几代艺术家的梦想,此次扮演是通过多年精心策划和尽心创排,凝聚着昆曲人许多汗水。人们不由想知道,创造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关于戏剧工作者以及当今的艺术出产有何价值和意义?
  人们常用“经典”“里程碑”等词,必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经典”的浅显解说是,通过前史的查验,还常常被后世阅读欣赏的作品“模范”。当人们对经典的价值内在和体现形状进行剖析后,有些“经典”就进入了“超卓作品”队伍。例如《牡丹亭》和《红楼梦》。超卓作品的审美结构及其内容和办法的复杂性、丰富性、深刻性,可以在必定程度上满足后人的审美需求,并不断启示创造实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