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改造我国画的艺术家的立异实践

人民书画网  2023-08-23 09:48:20 阅读:
核心提示:

  以线造型、平面结构、意象色彩、抽象翰墨、散点透视——历两千多年前史的我国绘画,以独造、显着的容颜特立于国际艺林,本应以生动的生命力随从年代,不断闪现不同年代我国画家的立异才智和改造才调。但至十九世纪,受政治、经济、社会多重要素影响,我国画陈陈相因、愤慨渐失、委顿衰蔽。当时,维新人士如康有为主张改进、向西方绘画学习,以中西合璧来振作我国画。后来,陈独秀提出革“王画”的命,批评封建绘画“轻视院画,专重适意、不尚肖物”,主张摒弃文人画轻形重意的技法,寻求形神统筹为主的画法,发起绘画的实践主义精力……这些主张妄图力挽当时画坛衰颓之势,引领并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改造我国画的艺术家的立异实践。
  了解了这些,咱们再来看素描在我国画教育中的效果和含义,就更能了解老一辈艺术家的主张了:在徐悲鸿看来,“敷衍了事,仍无成效,有必要有非常严峻之练习,积稿千百纸方能抵达心手相应之用”;在林风眠看来,“须在学习绘画之先,三年往后再选专业”;在潘天寿看来,“全国际各民族绘画,不管东南西北哪个体系,首先要捉形,进一步就要捉色,总要捉神态节气,只是方法有所不同罢了”(当然潘先生对立画一张石膏头像或半身像要三个星期乃至更长时刻,以为油画系这样练习是好的,但我国画系这样画,虽不敢说绝无优点,但效果不大,费时太多,应该把多费的时刻用于诗词、书法篆刻、画理、题跋的修学);在蒋兆和看来,“中西绘画是需求结合的,咱们有必要要在自己传统的白描造型根底上吸收外来的艺术,畅通体会贯穿。然后在这个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构成具有现代造型才调的刚烈根底”。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