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寒清华的气韵呈现画之触觉
人民书画网
2023-08-29 17:11:28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肤觉是触觉之扩展与泛动,更相关直觉,与艺术照面时,更简略捕获整体性、氤氲性、流漾性的“气氛”与“气韵”。当然这气氛中,会有冷暖、软硬,接近或区隔。
唐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思念故旧时所作之邀约,刘十九为其江州时的朋友。诗中写了三层温暖:绿蚁酒暖身;红泥小火炉围炉温酒,多一层暖意;周到留酒的心意,又增一层暖意。在大雪欲来的严寒反衬中,念完全诗,触身而来的是融融暖意。
清初“四僧”之八大山人朱耷画山水,好用淡墨拙笔写秋山林亭,亭枯水瘦。《秋林亭子图》中,茅亭孤立,地老天荒,笼罩着一派荒芜静谧、百般无奈的气氛,蕴藉空明的笔墨,传达一种枯索荒寒的气味,全卷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寒。朱耷作为和尚画家与前朝宗室,画中荒寒清华的气韵,既有个人品质修炼,不染世俗的寻求,也有国破家亡的伤怀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