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与真假在书画作品中的夸姣感
人民书画网
2023-08-29 17:11:59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品尝幽微,是艺术才情的试金石。不论创造或品赏,能够对作品中的“美优点”“悦耳处”别有领会,皆是艺术深窥堂奥的标志。
北宋出名隐逸诗人林和靖,性孤高,喜淡泊,曾周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其七言律诗《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起浮月傍晚。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起浮月傍晚”极尽声香形色之“夸姣”:梅影、暗香、月下梅、水中影、水月香,又是“横斜”与“起浮”,此般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意境,皆不可实对,极是夸姣,需求锐敏地感知与品尝。
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是一幅以书法入绘画的代表作,近景绘乔松二株及枯木坡石,隔水为高低的山丘,画境简练清旷,浓艳空灵。双松的画法稍工,山石则以带有飞白的松动笔触勾勒,略皴而无染。虽略存李成、郭熙画风之形,但简括异常,实属新体,画法上更具文人笔墨喜好。树枝为篆法所画,圆实;近坡以飞白写就,变老;远水以侧峰拖出,毛涩。这些线条质感,各有美优点。其他,远山虚,树石实;江天虚,小舟实;画幅虚,书法实;全画真假、有无相生,自有文人档次之夸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