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笨”功夫 面壁十年图破壁
人民书画网
2023-10-08 10:19:35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书法,作为文字特有的一种表现方法,如同无形的舞,无声的乐,无图的画,无言的诗。
书法的神韵,接触不到,却能融化在书写者的腕底笔端,天然地流露出来。近来,笔者走近刘晓迎,听他诉说这些年在书法心路上的故事。
喜爱是最好的教师。家族代代崇尚翰墨丹青,古拙遗风使刘晓迎从小就沉迷上临帖习字。刘晓迎的喜爱广泛。多年来,他热心艺术品保藏、钢琴演奏,极限运动。可却对书法情有独钟。“起先小时分学书法时,爷爷家有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看着字体笔意瘦挺,挺喜爱,我便初步操练写起来。”这便是刘晓迎书法学习的启蒙时期。
真正初步进入书法研习,是缘于舅舅叶选宁的悉心教导和敦促。小时分,舅舅操练书法,他就站在一旁看着,看着舅舅每天坚持伏案几个小时操练书法,慢慢地耳濡目染,他也拿起毛笔写起来。从拿起毛笔的那天起,就没放下过,现在已近四十年了。
那时分,刘晓迎喜爱赵孟頫的字,看着赵体字形体俊美,很喜爱,他便每天坚持操练赵体,日复一日,他慢慢地体悟着笔触间的神韵。“挑选字帖,要有自己的喜爱,不同的人会喜爱不同的字帖,有的人喜爱颜体,有的人喜爱柳体、欧体、赵体……但不管挑选哪种字体临帖,都要遵从心里,这样练起来才会更入心”,刘晓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