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从传统走来的齐白石

人民书画网  2023-11-22 13:09:09 阅读:
核心提示:

 

  齐白石旅居北京时,有一方印:“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每见此印,我都感动莫名。尽管齐白石离乡数十载,相隔千万里,仍然乡月映心,足见家园的魅力。

  “岳麓云横翠作屏,湘潭水净寒拖练。”湘潭,揽造化之毓秀,得人文之所钟。这儿山水自成依傍,俯拾皆为胜景。这儿有宋代湖湘学派的“经世致用”,更有今日公民的“敢教日月换新天”

  ,千年文明精力一脉相承。这样的当地,难怪齐白石要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写下、画下那么多真诚感人的诗篇画作。正暗合元代大画家吴镇之诗句:“百年遗迹留人世,写破湘潭梦里秋。”

  左:吴为山以齐白石《墨荷》为构思发明的雕塑著作《长髯齐白石》;右:吴为山以齐白石《鸦石雁来红》为构思发明的雕塑著作《齐白石》

  齐白石的乡思乡愁感动着我,他的艺术带着乡土浓情,感动了很多观者。大至六合气候,小至万物毫厘,由正而变,妙造天然,其巧思、真诚、坦率、妙趣,均在令人叫绝的翰墨造型中表现,

  充满着浓郁深远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气质。

  “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人。”伴随齐白石终身的农人情结,可视为其艺术渗透公民性的渊源。在他的世界里,家园是融入血脉的永久的有机生命体,当他脱离时,便像孤雁独去,翱

  翔于悠远的漫空。1919年,他到北京后居无定所,整天徜徉不安,遂策划返回湘潭。而1921年秋天所作的《孤雁》,正是其心境描写。所以,不管他身在多悠远的当地,总是要厚意回眸这片故土。

  也正由于如此,他的意笔与工写皆可闻浓郁的土地芳香,可见逸动的柳丝春韵,月照星塘,不坚决如鳞;一轮红日,千点白帆;牛背上红衣少年手中的风筝,长线腾空,触动的是游子的乡情……这不

  仅是齐白石的实践故土,也是他的精力家园,魂牵梦绕,构思闪现,下笔成意,笔笔通神!

  正是这种朴野、纯真的乡情赋予了齐白石过人的艺术勇气。他从湖湘文明的瑰谲中,从村庄匠人的日常经历中,萃取、抽绎、融汇风俗颜色与文人意境,“衰年变法”而首创“红花墨叶”,敞

  开了既绚烂亦古拙、既铿锵亦流荡的蔚然气候。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