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因风俗而产生汉字现象

人民书画网  2024-03-01 10:08:55 阅读:
核心提示:

 

  古代风俗有许多忌讳,往往引起新造汉字或改动原字常态,甚至换用其他同音或同义字。

  有的为好坏讳。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俗讳,遍地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江南水乡的人们因为行船要图顺畅便当,就忌讳“住”(停住不动)、“翻”(翻船)等字词,所以,吃饭用的“箸”因为与“住”同音而被改为“筷”,在船上用“筷子”吃饭,取的是“便当”的寓意。广东一带民间文献把船帆的“帆”(与“翻”同音)改为“(见图1)”或“(见图2)”,取的是“顺畅”的寓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