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言理论 正文

点彩画派:视觉混色与色彩的分割

人民书画网  2024-04-10 11:24:26 阅读:
核心提示:

  1886年,修拉携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参加印象派第八次画展,紧接而来的是大量关注、争议,甚至流言蜚语。一些批评家视其为失败的作品,因为“科学性太多,艺术性太少”,印象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奈和雷诺阿也公开表示愤慨,认为其画作是对印象派的反叛与嘲弄,二人自此不再参加印象画派展出。这也使得这幅画具有了标志性意味,它意味着“印象派的时代结束了,新的团体将会取而代之”。法国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在书中如此描述:“这个新的团体应当称为‘点彩派’或者‘科学印象主义’,而修拉就是这个团体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修拉对科学色彩理论进行绘画实践的成熟之作,也被认为是点彩画派的代表作。他以高度的精确性来绘制油画,在巨大的画布上严密地布满精准排列的色点,不同颜色的色点并置在一起,如同印刷上去的色彩网点,混合成一种新的色彩韵律。该做法在19世纪70年代已被莫奈和毕沙罗在作品中采用,但修拉在他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科学性和精确性,并力图保持画面的纯净与严谨。这不仅体现于色彩技法,也体现于这幅画内敛的视觉构图。

  当观众保持一定距离凝望画作时,看不到画中人物的情绪,只能捕捉姿态与举止,画面的几何中心是一位牵着孩子的执伞妇女,前景中的人物与地面阴影连接。画面上方水平的公园围墙、左侧帆船的弧线、画面中央树枝的弧度,以及右侧近景中黑衣女性的遮阳伞曲线,都在完成同一项工作:使观画者的视线聚集在画面内部。修拉仔细考量了观众视线的进入、流转、停顿与聚点,用微小的构图处理,将观众视线聚拢在画幅之中而不致溢出。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紧密无间的结构。”

  区别于多数艺术家在调色板或画布上的颜料调和,修拉画作中的色彩“混合”是用肉眼在视网膜上完成的,他只用纯色,当不同颜色的小色点紧靠在一起时,观看者的眼睛会把它们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这是修拉在色彩处理上的一种科学实践模式——“视觉混色”(optical color mixture)。简单地说,就是让观看者通过肉眼的视看自己去“调色”。这显然基于修拉对谢弗雷尔色彩理论的学习,后者曾细致解释过这一视觉现象:“你若同时凝视两条颜色相同而强度不同的色带,又凝视两块色彩不同而强度相同的颜色,那么你的眼睛会感到某些变化的现象:前一种情况,色彩的强度起变化了,后一种情况则是两块并列的颜色在视觉上混合起来了。”这两种现象分别为“调子瞬间对比”和“色彩瞬间对比”,后者也被称为“两种并列颜色的视觉混合”,即修拉奉行的视觉混色处理。

  点涂画法和光学颜色混合法成为点彩派的风格特征,画家将科学研究中关于色彩、光学的理论转换成了艺术领域可以使用的形式,这一做法后来也在意大利得到回响。画家卡米耶·毕沙罗曾在一封信中提到点彩画派的理论目标:“寻求在艺术中基于科学方法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即基于谢弗雷尔的色彩理论以及麦克斯韦的色环实验和鲁德的研究。”作为新印象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画派,“点彩派”后来也被直观且笼统地称为新印象主义、分色主义或分割主义等,成为19世纪科学色彩理论在绘画艺术中的主要模式。

  1884至1887年,修拉完成了最早的点彩作品《安涅尔浴场》,画作长3米、宽2.1米,以清晰的写实风格描绘了夏日宁静的城郊景象。有别于印象派作品中常见的朦胧和模糊视效,他以机器一般精准的色彩,呈现色调的微妙变化带来的丰富质感。当时的修拉并未完全掌握颜色分割的奥秘,他崇拜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并与后者一样,对颜色理论抱有极大的兴趣。他发现,不同的色彩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越远,呈现出的饱和度就越强,越充满生机。与莫奈不同,他并不热衷于猎取稍纵即逝的瞬间,而更愿意抓取某种具有条理性和稳定感的永恒,通过对色彩科学理论的学习,建立一种新的感知秩序与绘画法则。

  理性而审慎的修拉一直认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够严谨,为了充分发挥色彩分割的效果,他用不同的色点并列地构成画面这一做法,虽然看似机械呆板,过于追求形式,实则弥合了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呈现于绘画艺术。修拉去世前曾给一位作家写信,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艺术是和谐的,是色调、色彩和线条之间的对比反差和相同元素之间的结合,在光和影的烘托下,表现出喜悦、平静或悲伤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秩序和法则的重构并不意味着修拉对印象派的彻底否定或反叛。我们依然能在他精心构图的作品中看到印象派常见的主题,如现代城市与郊区景象、马戏团或音乐会场景、河流与海岸等。修拉试图与古典主义画派建立联系,并恢复绘画的几何学,因此经他处理后的画作,以同样的绘画主题,彰显出理性的和谐与宁静的气质。

  这或许与修拉本人的创作态度与性格特征有关,这位寡言少语的画家在短暂的生命中,保持着深居简出的神秘感,他不善交际,反对社交,对城市生活刻意躲避。他将绘画创作视为科学实验,并在严谨的科学理论中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对自身生活和艺术创作都极其较真。1891年,31岁的修拉死于脑膜炎,他的挚友保罗·西涅克在谈到朋友的离世时说:“我们可怜的朋友是死于工作过度。”

  西涅克秉承了修拉的色彩技法,并关注色彩的分割,他将包括点彩派在内的所有新印象派画家定义为发展分割主义技法、用色与色的光学混合方法来表现自我意图的人。他尤为关注色彩的分割,在《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分割主义”的说法,他认为“分割法是确保鲜明度、色彩及和谐达到极限的方法”。他并不过度追求细腻的补色关系,而着重用科学的分割使画面中的各种色彩成分达到平衡和谐的关系。画作《拉罗谢尔港入口》以蓝色和绿色分别作为天空与水面的底色,采用类似镶嵌画的色块描绘,表现云彩的流动与涟漪的荡漾,色彩层次的处理恰到好处地实现了视觉的动态效果。当时的藏家这样形容过西涅克的画:“他的色彩像海浪一样扩散着,分出层次,碰撞着,互相渗透着,形成一种与曲线美相结合的丰富效果。”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