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收藏讯息 正文

感受艺术潮流 发现价值洼地

人民书画网  2024-04-23 15:46:25 阅读:
核心提示:

  ——访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西沐

  日前,第11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艺术盛事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画廊代表及艺术爱好者。据统计,来自40个国家及地区的242间艺廊参展,比2023年增长37%;来自72个国家及地区的领先艺术赞助人和私人藏家参加展会,贵宾预展与公众开放期间共迎来75000名访客。

  此次展会以“连接与共鸣”为主题,通过“艺聚空间”“艺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光映现场”“策展角落”六大展区,展示多元艺术与文化。就此次展会的热点亮点以及艺术博览会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价值等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

  中低价位作品成交活跃

  《金融时报》记者: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有何亮点和热点?

  西沐:整体而言,可从成交、规模、展示板块、展会服务、艺术潮流、艺术生态等方面分析。

  具体而言:其一,成交量是艺术博览会主要看点,交易规模、交易结构反映市场动向。此次展会中低价位作品成交活跃,高价作品成交比较少。据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官方提供的销售报告显示,豪瑟沃斯画廊以900万美金售出威廉·德·库宁1986年创作的作品《Untitled Ⅲ》。菲利普·加斯顿1978年创作的作品《The Desire》,售价为85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均由画廊自愿提供给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官方。实际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不完全掌握画廊与买家之间的私人交易。

  其二,就展示板块而言,六个展区呈现了多元艺术视野,为观众带来崭新艺术体验。“连接”意味着更多维度、更多元文化和更广泛议题,涵盖了对艺术史的纵向探索与城市艺术生态的横向融合以及各地艺术在同一时空的交流与交融,也包括在线上和现场与公众产生的情感共鸣。

  “艺术探新”单元集中呈现了22家画廊聚焦新晋艺术家的个展。其中对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发展与公共空间性质转变的议题凸显了年轻艺术家对公共话题的兴趣和独特表达。非架上类作品数量大幅增加,作品面貌整体更加丰富。

  其三,艺术博览会是艺术潮流的演绎空间,只是更多通过商业交易而不是学术审视实现。此次展会堪称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展,有快餐化、时尚化和便捷化的审美取向。感官层面上的体验追求,意义层面上的平面化,表现层面上的堆砌化、波普化、卡通化、涂鸦化较为突出。这和藏家群体构成的新特点息息相关。近几年,从国内到国际,最为明显的特征是青年藏家的进场和发力。新藏家改变了以往的藏家结构,甚至是购藏艺术品方式。

  此次展会不仅展现了香港艺术市场与生态的蓬勃动力,也通过展示充满复杂议题和多元文化的作品,推动并传播当代艺术创新思维。在展会上,有许多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它们探索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话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与思想体验。

  其四,艺术生态是艺术博览会留给城市的副产品,也是最有价值的艺术建构。此次展会就像一座桥梁,不仅是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更是商业与艺术、城市与人文的桥梁。此次展会访学团将近200个,其带去的人流和专家讲座、专题报告扩大了展会影响力,使展会成为了社会美育大课堂,并将艺术深植在城市品位中。

  艺术博览会的价值逐渐显现

  《金融时报》记者: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看,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中,艺术博览会的价值何在?

  西沐: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是一个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展示交易平台,它是以当代艺术画廊为主体、以聚集画廊的展览展示为主要形式、以交易为目的的平台。由此可见,艺术博览会不只是展品的汇聚,更是艺术品交易的重要形式,蕴藏着错综复杂的运作机制和潮流趋势与动向。

  传统艺术品市场有三种主要交易形态:一级市场(主要形态是画廊)、二级市场(主要形态是拍卖行)和1.5级/2.5级市场(主要形态是艺术博览会)。画廊作为一级市场,主要职能是价值发现,即发掘优秀艺术家及作品。拍卖作为二级市场,重点是价值实现和定价。而艺术博览会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1.5级,有人也叫它2.5级市场位置,兼具价值发现与交易的双重属性。艺博会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艺博会的作用正在显现出来。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中,交易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是重要的核心,而艺博会就是交易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博会之所以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其独特定位:一是学术评价;二是展览展示;三是作品交易;四是艺术的公共教育。当然,这些都是基础定位。事实上,艺博会基础定位也在深化发展中不断走向综合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艺术博览会?如何分析主办方的艺术取向以及艺术发展趋势?

  西沐:对于艺术博览会,应从多个层面着手观察:

  其一,参与机构的选择标准和名单。每届艺博会首先公布入围的画廊和艺术机构名单,这是一个初步的学术“把关”环节。大型的国际化艺术博览会,画廊机构能够入围,是荣誉与实力的象征。

  其二,当年主题理念和板块安排。每年艺博会都有特定主题,并将展品分为不同板块。年度主题和板块设置变化,反映了主办方、评委对时下艺术发展方向的判断,从中可发现他们对潮流的把握与引导。

  其三,热点项目及作品成交额分布。热点项目及作品的成交额高低与其分布,反映了藏家的关注点和潮流动向。

  其四,大众和收藏家的关注焦点。大众对艺博会的关注度和收藏家的青睐往往存在偏差,需从两个角度综合把握其影响力,这是社会美育的范畴,也是艺术博览会的重要功能之一。

  其五,相关流派与观点的分歧、碰撞。艺博会上各种流派和观点的分歧,也是当下艺坛理念较量的写照,可从中感受艺术发展的张力和动能。

  其六,要深入剖析热点项目及作品背后的代理画廊、资本操盘力量、相关讲座等支撑环节,并争取采访内部人士,掌握第一手内情。

  通过以上方面,透过表象,洞见内在脉络,才能捕捉到主办方艺术取向。

  当然,要真正把握住艺术脉动,仅凭一届博览会是难以做到的。需结合多年观察,对作品、理念、资本等多方面因素有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方能体会其中的变迁和趋势。只有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持续关注,才能敏锐捕捉到艺术市场的发展脉动及其深层动因。

  艺术博览会也是一个感受艺术潮流的场所,应更着眼于如何从中感受和把握当下艺术发展趋势。在这里,学术是第二位的,成交是硬道理。学术在潮流之中,学术在美育之中,学术在大众化之中。

  新时代艺博会发展趋势

  《金融时报》记者:新时代中国艺术博览会发展,有哪些特点和趋势?

  西沐:有八个方面:

  一是更加强调学术评判与选择能力。即基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为动力,进一步建构学术评判与选择的能力。

  二是更加强调消费市场的发展。即建构与新时代艺博会功能更加匹配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艺术消费市场与收藏投资市场的新发展。

  三是更加强调综合性的服务。即基于展览售卖基础上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金融服务等综合性的服务。

  四是更加强调公共教育。即艺博会平台更加突出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论坛的形式,还包括艺术赏析、艺术品咨询及艺术投资管理顾问等多样化形式来展开。

  五是更加强调国际化。即艺博会本土化与国际化进程的相互促进,越来越推动艺博会国际化发展进程。

  六是更加强调平台化运营。即艺博会的运营不断走向平台化、专业化、大众化、规模化发展。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时代,艺博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让收藏投资者更多地加入艺博会,开发更多的新兴力量参与,是这个平台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力量源泉。

  七是更加强调品牌化。艺博会走向品牌化以及由品牌化而产生的行业聚集,形成行业的集中度。

  八是更加强调与新科技的融合。即在手段上体现科技融合发展的前沿与新表现;在展览内容上更加突出新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方向。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