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重构公共文化空间
当数字技术与现实世界相碰撞,无尽的“可能”被激发和创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艺术超越了以往美术和当代艺术的范畴,为人类艺术感受、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开辟出了新的空间。“通过此次数字艺术大展可以看到,数字艺术不但建构起一种‘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创作新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和幻觉工业,其生产力和创造性张力远超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的范畴。数字智能正在不断生产出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与艺术的耦合,它正在对我们的感官知觉和现实感觉进行新一轮开发与整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大展所呈现的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下的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能够反哺教育事业,因为数字和智能、审美和创意正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能够反哺社会建设,孕育出一种多元开放的创新生态、一种崇尚创新的公共文化。
事实上,数字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这不仅体现在数字艺术创作所依托的数字媒介的复制性、实时性和交互性方面,还体现在数字艺术展现所依托的数字媒体的超链性、参与性和社交性等媒体特征上。在费俊看来,这些特性使得数字艺术在介入公共空间和社会场域方面有着很强的公共能量,具有非常好的连接性,能够以信息流的方式建构新的场能,将人、物、场所等物理要素通过叙事进行有机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深入体验并认知技术产生的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一门“参与式文化与数据叙事”的课程,鼓励学生到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社区中去“下乡”写生,因为,这些由技术催生的网络空间才是最鲜活的生活现场。也就是说,只有深入社交网络、AI社群、AIGC的引擎中,才能更加具身性地进入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场,体验和观察当代人类的生存经验。
“对这样的生活现场的观察不仅让我们体验到充满活力的个体生存状况,也让我们学习到当代文化生成的别样方式。”费俊表示,创作者还可以逆向思考人无法被AI取代的特质,艺术创作离不开具身性,在上手的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体和主体意识会被激活,最终形成的作品蕴含着创作者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趣味,这与生成图像是不同的。而这恰恰是在今天的艺术教学中最难也最亟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数字艺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创作工具的易用性发展趋势,也意味着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那么在这个时候,探究数字艺术的价值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应该如何去判断其价值,就显得愈发重要。在此次数字艺术大展的评审中,评委们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数字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