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彰显时代风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婺州窑古窑址被大量发掘,相关研究逐步升温。近年来,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重振婺州窑的相关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2004年,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成立,专事婺州窑制瓷工艺的研究与传授,一批中青年工艺美术师纷纷投身到婺州窑的传承创新事业中。2014年,“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新一代婺州窑从艺者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将草木灰釉确立为当代婺州窑的主基调。草木灰釉呈现出的青黄色是原始青瓷釉色的主要特征,也是婺州窑发展中的重要特色。其次是发展跳刀工艺。当陶泥质地坚韧细腻、坯体过湿时,其对修坯刀的阻力增大,操作中易出现修坯刀在转动的坯体上不断跳动的现象,如此留下的连续刀痕使坯体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的肌理。其产生的韵律美被工匠们发现并加以发挥,形成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装饰语言——跳刀纹。再次是充分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优势改良新作。为推动婺州窑陶瓷融入现代生活,走向世界舞台,从艺者们尝试将传统堆塑工艺化繁为简,使器型外观更具现代艺术的简洁之美,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和传统国画的创作手法,让器物展现出更加多样的审美风格。
试看“婺窑青釉刻花斗笠碗”,外形似斗笠,内壁上部以跳刀手法装饰,中部刻有宝相花纹饰。繁而不乱、棱角分明的跳刀纹与舒朗大气、线条婉转的花卉纹形成疏与密、刚与柔的对比,在青釉的衬托下更显灵动。“乳浊釉如意尊”则充分展现出乳浊釉瓷的色彩优势。深褐色的器身之上,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乳浊现象,使釉面呈现出由蓝到青的色相变化。细观光滑莹润的釉面,自然形成的颗粒质感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层次与肌理变化,与古朴别致的器型相得益彰。此外,“灰釉火红石刻缠枝花卉纹洗”“饕餮双罐尊”“草木灰釉缠枝石榴罐”“釉下褐彩绘山水纹天球瓶”等作品,皆是在彰显婺州窑陶瓷的传统审美意蕴的同时,融合创作者在诸多方面的创新探索,展现出当代婺州窑陶瓷的新面貌。
千年婺州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古代匠人因地制宜,用开创性的工艺弥补材料自身缺陷,不断博采众长,在胎釉、造型、装饰等方面构建起婺州窑独有的审美体系,使之于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相信新一代的婺州窑从艺者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开创出别具特色与韵味的婺州窑陶瓷新风格,使婺州窑技艺与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