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风骨 光耀千年
【新展大观】
小土坡上,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苍茫景象,让人在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这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潇湘竹石图》。苏轼开创的“枯木竹石”成为画家反复表现的题材,寄托了文人精神和情思。
目前,它正在南京博物馆的“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览中展出,与它一起和观众见面的还有7家文博单位的150余件(套)展品。走进展厅,不仅能够深度了解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更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传统的演变,得窥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
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展厅中,一幅超3米的立轴作品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走近细看,原来是清朝弘仁的《天都峰图》。只见整座山峰高耸挺立,山石层叠,间以大大小小的古松,形象地描绘出黄山天都峰的壮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清兵南下时,弘仁曾参加抗清斗争,一介书生终究无力挽救明朝的覆亡。后来他出家为僧,法号弘仁。他将对尘世的激愤融入艺术创作中,高耸壁立的天都峰就是其风骨和气节的外化,是他不肯随时俯仰、禀赋刚正、志操清亮的人格写照。
这种“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传统就源自苏轼。身处文运昌隆的宋朝,苏轼准确把握了所处时代士人阶层的心性和旨趣,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绘画“达心适意”的功用,明确了绘画是人精神的载体,强调了画家对自然万物的关照,要与自我主体精神相契合,要表现出自我真实独特的生命感受。
从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到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从唐寅的《看泉听风图》到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从八大山人的《杂画图》到吴历的《农村喜雨图》……“达心适意”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其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高度与文化内涵。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展厅中有多幅关于竹子的书画,其中明朝夏昶的《墨竹图》独树一帜。这幅画描绘了一竿倒垂竹,真实地刻画出竹子在风中飘举摇曳、柔韧倔强的情形,有“枝活叶叶动”的效果,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所欲画者。”苏轼认为“神似”应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上,“形似”要能“随物赋形”,要通过全方位掌握事物的“常形”,来表现事物内在规律性与真实性。
历代画竹大家无一不在践行着苏轼的艺术精神。夏昶也不例外,他说:“仆素好写竹,恨不得其妙,留心卅余年,始知一二。”他笔下的竹子气韵生动、生机无限,就源自他对自然细致入微的体察,以及高超严谨的造型能力。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的诗画一律论,支撑起中国文人画的理论架构,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审美特征,不仅对当时以他为中心的士人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乃至绘画实践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诗画结合,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展厅中有一幅《治平帖》,这是苏轼写的一封信札,拜托家乡四川眉山的二位僧人照管先祖的坟茔。这幅苏轼早年的作品,用笔细腻,结字自然,浓淡相宜,赵孟頫称其为“世间墨宝”。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晋唐书法犹如两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宋人想要突围,只能另辟蹊径。苏轼与黄庭坚、米芾等人选择“尚意”书风,主攻自带抒情色彩的行草书,以其独特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将书法之“意”发挥到极致,谱写了中国书法风格史上的新篇章。
展厅中一幅近七米长的狂草作品非常抓人眼球。这幅明朝祝允明的《唐宋词》,笔墨纵横挥洒,气势撼人心魄,风神潇洒恣意。祝允明继承了欧阳修、苏轼的书学思想,又以“重韵”“绝俗”的理论使“尚意”思想得到新的诠释,将“尚意”书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与友月夜泛舟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赤壁图和《赤壁赋》也成为后世文人反复描绘和书写的题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推而广之,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也是后世艺术创作者无穷无尽的宝藏。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