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人民书画网
2024-06-07 12:04:23
阅读:次
核心提示:
随着中西交往的深入,大量中国物品输送欧洲市场,诸多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同时,法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物品进行装饰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审美需求,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中国人厅”便是如此。
该房间在王后授意下以中国风格为主题经过两次重新布置:一次是在1747年,房间壁板上的图案为中国风格的“印度”壁纸,成为一间“中国厅”;另一次是在1761年,王后向当时国王藏品厅的画家们定制了8幅描绘中国人茶叶种植和贸易活动的巨幅油画,装饰整个房间,“中国厅”变成“中国人厅”。王后本人也参与了这些画作的创作。房间内还配以珍稀瓷器和非常漂亮的大理石花纹漆家具,成为当时凡尔赛宫中国风格房间的代表。展览现场也复原了“中国人厅”。
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着法国的艺术风尚,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是法国“中国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了法国艺术家和知识精英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后者在诸多领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展出的青花加彩描金纹章瓷产自中国景德镇,这套餐具为18世纪30年代末在中国为路易十五定制,上有法国王室纹章。这套餐具是凡尔赛宫廷使用的首套中国产瓷质餐具,也是首套中国产带法国王室纹章的餐具,可能用于1738年为路易十五布置的餐厅。餐具样式均为欧式,纹章形状和图案由法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给中国工匠。
本展览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中国和法国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却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他们彼此间的吸引,相互间的兴趣,一直深藏于历史记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