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李百战: 用传承的翅膀 让中国画在创新中翱翔
在时光的长河中,传统绘画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的光芒。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文化的血脉。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创新成为了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传承基础上的一次华丽蜕变。它为传统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其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创新也让传统绘画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传统绘画艺术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对此,在中国山水画领域深耕近半个世纪的李百战,似乎更具话语权。
李百战,瀛雨堂主,1957年出生于陕西兴平。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武警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教育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画家艺术研究院山水画院执行院长、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西部新闻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曾任全国第六、七、八、九、十届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出版有《李百战画集》《李百战花鸟画集》、《中国当代画家 李百战山水画集》和论文集《丹青絮语》。有五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十余件作品曾获全国及省级以上美展特等奖和一、二等奖或优秀作品奖;荣获2013年度风云人物杯“艺术成就奖”金奖。作品《陕北秋色》获得第二届风雨人物杯艺术成就奖金奖。1996、1997年曾两次中办邀请赴中南海作画,其中山水作品《西岳何壮哉》《终南秀色》《江山万里图》《终南劲颂》分别被中南海及人民大会堂收藏并悬挂。多年来,在全国美术及其他类报刊发表作品约400多幅,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及联展。
艺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在艺术领域里,想要取得突出的成绩,除了天赋、兴趣,更离不开长期的磨练和参悟。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李百战,是在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最困难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那时候,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生长在秦岭脚下的他,在秦岭这座对我国南北大势有着决定作用的山脉影响下,胸怀更远大的未来,并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情于山水之间,呈现于笔墨之上。
李百战对祖国的山河地貌可谓是“情有独钟”,他画写意画,画花鸟,题材大多取自农田里的苞谷、玉米,甚至田间地头的青草等自然景物。他说在这些自然生长的植物身上,能体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让他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崇敬之情。
正是对大自然的这种崇敬之情,让李百战的作品总能深入人心。“在我的家乡,陕北高原和黄土高原,每到 春天都会出现地气上升的现象,尤其是早晨,仔细观察 地面就会发现,迷蒙的雾气宛如轻柔的薄纱,缓缓从地 面升腾而起。它们像是一群舞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自由自在地舞动。再加上冬小麦正值返青,在阳光的温暖照耀下,冬小麦褪去冬日的枯黄,展现出一抹清新的绿色。那一片片翠绿的麦苗在雾气的萦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绘制的一幅美丽画卷。想要把这样的画面呈现在画作中是非常困难的,对色彩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可以想象,一旦将这种画面惟妙惟肖地呈现到绘画作品上,也就充分说明了绘画技艺的高超以及对生活最真实的感悟。而李百战就是这样的画家。他总是能够用心去体验生活,在他的画作中,有体现生活场面的人物画,也有体现劳动场面或者活动场面的动态画作,更有体现大自然欣欣向荣的画面,每一幅画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给人以美的感受。
很多人都说,在李百战的画作中,总能被其所要表达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而对意境,李百战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介绍说,南北朝时期的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六法”的概念,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一千多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自然中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阔,以及它无穷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感悟,得益于一个人多年的社会实践修养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对自然变化过程的一种认识,最初形成一个画面的境界,慢慢升华为具有一定的美学高度的境界,也让个人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李百战对境界的理解恰恰是源于这里。他说,在聆听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在心灵深处接触一颗心智果实。这颗果实会产生一种最美好的,能够到达自己心境的画面,产生了这一画面,也就形成了山水画的意境概念。
李百战还说,意境包含了太多的意义,它是哲学的,是文学的,是自然的,甚至是包含科学理论的。诸如气象变化中突然到来的暴风雨,又如拥有破坏力的冰雹、地震,都会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这种效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悟到的,需要通过自己的修养、学识,用心去感受,形成心智的果实。于画家而言,这时候通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笔墨精神,就能创作出一种蕴含意境和生动气象的高境界艺术作品。
让每一幅作品都有灵气
早在1997年,李百战的山水画就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也因此受邀创作一幅悬挂于中南海的画作,这让他倍感压力,也觉得非常幸运。于是,他思虑再三,站在一个陕西人的角度,全面审视了秦岭山脉的状态,希望以秦岭为脉,创作一幅《江山万里图》,从而体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创作期间,他将平时对秦岭的一些感受与日常生活中写生时产生的灵感融会贯通,综合构思了一幅新的作品,这是一张带有浅绛加青绿的作品,李百战以雄浑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表现出了山川的雄伟和磅礴,画出了水域的浩瀚与博大,让观者不禁为之震撼,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魅力。
而说到其得意之作,李百战想到自己的花鸟作品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花鸟集》的出版也充分展现了他在花鸟画领域的成绩。“2012年左右,我以《又是一年秋色好》为题创作了一幅花鸟画,画的是一株4尺长的芦 苇,用潇洒的笔墨关系,勾勒出了芦苇在风中荡漾的写 意画面。”谈到自己的花鸟作品,他记忆深刻的是《又是一年秋色好》。
那么,这幅画作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呢?当看到这一画作,不禁会让人眼前一亮。犹如置身在那幽静的山间,一湾水塘或溪水潺潺流淌,屋旁修长的芦苇如诗如画般生长着。微风轻拂,芦苇们仿佛一群优雅的舞者,在风中尽情摇曳。它们轻盈地摆动着身姿,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细长的苇叶相互交织,似流云般变幻,如梦如幻。风中的芦苇,以其独特的韵律,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画面,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而这幅作品,正是李百战通过亲身感受身边的自然事物,然后大笔挥洒而成,也成为了众多收藏家追逐的对象。为了满足更多收藏家的要求,李百战就同一题材进行了更多的创作。
“写意画,花鸟画,更多的要体现一种自然的、草木 的精神世界,能让人们产生一种美好的愿望。比如说牡 丹,是人追求富贵的一种象征;荷花,代表和和美美;清 水,既有生命源泉之意,又有清澈透明的内涵;水中再 加上一些红色的鲤鱼,就有了吉庆的意义。”李百战说。总之,通过 描画小麦、谷子、低飞的蜻蜓等人们常见的事物,形成一种很自然和谐的美感,也是一种造诣,是一种意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的绘画过程中,李百战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创作,是西安美术学院要创作一幅主题为《华夏纵横》的作品。为此,他们一路向南,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了解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他们一路观察,一路感受,从而形成了整体的绘画意识和创作欲望,再通过人物的文化状态和民族的精神气质的刻画,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相互贯通,描绘出了祖国独具魅力的大好河山。
正如他所说:“对生活的感受越是强烈,越是振奋人心的时候,创作出的作品也就更富有感染力。”
创新,与传承找到契合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画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新的元素不断被融入到传统绘画艺术中,满足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期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部分艺术家认为传统绘画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应保持其特性,不应被现代的西方元素所感染。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则认为,时代的发展也让人们的审美观有所改变,绘画艺术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的创新。
李百战作为老一辈的国画艺术家,对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他认为中国画的继承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来继承是关键,也就是怎么继承?继承什么?怎样创新?因为一旦创新失败,就会乱象横生。例如当前的书法界,出现了“丑书”等压根不认识的书写方法,他们将书法的线线条条作为绘画的状态来穿插变化,形成一种交织错落的感觉,搞成一幅所谓的“书法”,有人称这是一种现代艺术或抽象艺术,令人费解。
“我认为中国画是有必要传承下去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它们已经不仅仅是文化的代表,更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承载。因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失掉。”李百战说。同时,他也认为书画艺术不能守旧成规,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步伐,在中国山水画或绘画当中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将这种时代精神用笔墨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的状态。
“说到底,创新就是一种理念,也的古人讲的笔墨当随时代,其涵义并非指的是笔和墨的关系,而是时代精神跟传统文化的结合的过程。这样形成的艺术作品,是贯穿着一种思想的传承。”李百战的见地独到而鲜明。
当然,市场经济时代,还有部分艺术家将绘画艺术作为赚钱的工具,为了商业利益不惜丢掉了艺术家的骨气。李百战则认为,虽然艺术和商业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矛盾对立。但是从事艺术创作不能过于追求市场利润,否则会把人思想拔高的程度有所削减。而自古至今,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的画家,其作品却总是售价更高,更受追捧,社会影响也更大。可见,既能沉下来搞创作,又能通过作品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从而让作品所传播的思想传承下去,才真正称得上是艺术佳作。
“中国画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是每一个艺术家,应该研究,应该深刻探讨的课题,这绝不是一代人或者几个画家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在思想的统一认识,统一探讨,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时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或思想,同时还要体现每一个画家的个人风格,又能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文化的一种结合的契合点。”对于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李百战既充满憧憬,也有稍许的担忧,但他更相信,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必将在时代潮流中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