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王钧:传承与创新并举 京剧艺术的忠实守护者

人民书画网  2024-09-12 09:34:09 阅读:
核心提示:
0ee8d40b249dc3a51121ea9269e5a68.jpg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中华艺术的瑰宝。而在这片京剧的沃土上,王钧以坚定的步伐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荣获了传统曲艺京剧非遗传承师的称号。他不仅继承了父辈、母辈的艺术遗产,更以全新的视角探寻和汲取京剧国粹的精华。

 

  传承京剧血脉 母亲朱颜的熏陶与影响

  王钧出身于京剧世家,史脉源远流长。母亲朱颜先辈为明代末期名将、民族英雄朱梅,皇帝赐墓园表彰。其母更是他京剧启蒙的导师。朱颜出生于1927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中文系,是一位在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多年的资深教师。她曾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先生共事,为京剧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作为家庭中艺术熏陶的重要一环,朱颜将京剧的文化根基深深植入了王钧的生活之中。

1.jpg

  朱颜(左)与梅葆玥(右)的合影

  朱颜不仅是京剧教育者,还是一位革命者。她自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经多个教学岗位,将艺术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对儿子王钧的成长影响深远。母亲的艺术修养和人生阅历,成为了王钧深入京剧领域的动力源泉。

  而王钧的父亲王世祜,自幼便对京剧怀有浓厚兴趣,尤其擅长京胡。在铁道兵建设的漫长岁月中,京胡的悠扬旋律始终伴随着他,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王钧的日常生活,成为他成长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王钧不仅继承了家族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更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推动自己不断前行的力量。

 

  融汇众家 京剧的多元传承之路

  王钧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离不开他在名师指点下的勤学苦练。自幼便随母亲观看京剧排练的他,早早接触了京剧的精髓。成年后,他师从名家,刻苦钻研技艺。在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杨少彭老师指导下,在《文昭关》《大登殿》《沙家浜》《碰碑》《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剧目中出演重要角色,或上台彩妆演唱经典唱段,逐步打下了扎实的京剧表演功底。

3cffdfd360b956b734934685ba1e1e4.jpg

  同时,王钧向著名坤生王则昭先生的后人,范鸿老师学习《空城计》《捉放曹》《四郎探母》《击鼓骂曹》《沙桥饯别》《战太平》《搜孤救孤》《摘樱会》《法场换子》《乌盆记》等余派老生的经典唱段,领悟余派独特的唱腔风格。他也在原北京京剧院著名小生于万曾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上台彩妆演唱京剧《玉门关》等小生的唱段。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王钧在京剧表演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杨派、余派和姜派等不同流派的技艺融合贯通,为京剧表演注入了独特的个人魅力。

 

  坚守与创新 京剧文化的现代传承者

  王钧不仅是一位舞台上的京剧表演者,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在单位的文化活动中,他常常以京剧表演为中外员工带来艺术享受,多次获得外企集团公司年会的高度赞誉。他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融入现代企业文化,搭建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他还在多次京津冀游泳比赛中斩获奖项,这不仅彰显了他在体育方面的才华,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多元追求和健康理念。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家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将文化传承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传承的未来: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如今,王钧不仅是京剧舞台上的表演者,还是京剧艺术的传承人。他从父辈、母辈那里继承了丰富的京剧文化积淀,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将其发扬光大。他的母亲朱颜用毕生的精力投身京剧教育事业,王钧则在新的时代,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在时代洪流中为传承和赓续京剧文化,为心中神圣的艺术殿堂焕发璀璨光芒。

 

  王钧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文化缩影。母亲朱颜的教诲和影响,成为了他在京剧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他用一生的热爱与坚持,证明了京剧这门古老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与魅力。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